缺失数据
|
一、缺失值的统计和删除
1. 缺失信息的统计
缺失数据可以使用 isna
或 isnull
(两个函数没有区别)来查看每个单元格是否缺失,结合 mean
可以计算出每列缺失值的比例:
|
|
|
如果想要查看某一列缺失或者非缺失的行,可以利用Serires
上的isna
或者notna
进行布尔索引,例如,查看身高缺失的行:
|
|
|
缺失信息的删除
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根据缺失值的大小、比例或其他特征来进行行样本或列特征的删除,pandas
中提供了dropna
函数来进行操作。
dropna
的主要参数为轴方向axis
(默认为0,即删除行),删除方式how
,删除的非缺失值格式阈值thresh
(非缺失值没有到达这个数量的相应维度会被删除),备选的删除子集subset
,其中how
主要有any
和all
两种参数可以选择
例如,删除身高体重至少有一个缺失的行
|
例如删除超过15个缺失值的列
|
|
当然,不用 dropna
同样是可行的,例如上述的两个操作,也可以使用布尔索引来完成:
|
|
|
|
二、缺失值的填充和插值
1. 利用fillna进行填充
在fillna
中有三个参数是常用的:value,method,limit
其中value
为填充值,可以是标量,也可以是索引到元素的字典映射,method
为填充方法,有用前面的元素填充ffill
和用后面的元素填充bfill
两种类型,limit
参数表示连续缺失值的最大填充次数
下面构造一个简单的Series
来说明用法
|
|
|
|
|
|
|
有时为了更加合理地填充,需要先进行分组后再操作。例如,根据年级进行身高的均值填充:
|
练一练
对一个序列以如下规则填充缺失值:如果单独出现的缺失值,就用前后均值填充,如果连续出现的缺失值就不填充,即序列[1, NaN, 3, NaN, NaN]填充后为[1, 2, 3, NaN, NaN],请利用 fillna 函数实现。(提示:利用 limit 参数)
|
2.插值函数
在关于 interpolate
函数的 文档 描述中,列举了许多插值法,包括了大量 Scipy
中的方法。由于很多插值方法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,因此这里只讨论比较常用且简单的三类情况,即线性插值、最近邻插值和索引插值。
对于 interpolate
而言,除了插值方法(默认为 linear
线性插值)之外,有与 fillna
类似的两个常用参数,一个是控制方向的 limit_direction
,另一个是控制最大连续缺失值插值个数的 limit
。其中,限制插值的方向默认为 forward
,这与 fillna
的 method
中的 ffill
是类似的,若想要后向限制插值或者双向限制插值可以指定为 backward
或 both
。
|
|
例如,在默认线性插值法下分别进行 backward
和双向限制插值,同时限制最大连续条数为1:
|
|
|
|
第二种常见的插值是最近邻插补,即缺失值的元素和离它最近的非缺失值元素一样:
|
最后来介绍索引插值,即根据索引大小进行线性插值。例如,构造不等间距的索引进行演示:
|
|
|
|
同时,这种方法对于时间戳索引也是可以使用的,有关时间序列的其他话题会在第十章进行讨论,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
|
|
|
|
关于polynomial和spline插值的注意事项
在 interpolate
中如果选用 polynomial
的插值方法,它内部调用的是 scipy.interpolate.interp1d(*,*,kind=order)
,这个函数内部调用的是 make_interp_spline
方法,因此其实是样条插值而不是类似于 numpy
中的 polyfit
多项式拟合插值;而当选用 spline
方法时, pandas
调用的是 scipy.interpolate.UnivariateSpline
而不是普通的样条插值。这一部分的文档描述比较混乱,而且这种参数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,当使用这两类插值方法时,用户一定要小心谨慎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取恰当的插值方法。
Nullable类型
1. 缺失记号及其缺陷
在 python
中的缺失值用 None
表示,该元素除了等于自己本身之外,与其他任何元素不相等:
|
True
|
False
|
False
|
False
在 numpy
中利用 np.nan
来表示缺失值,该元素除了不和其他任何元素相等之外,和自身的比较结果也返回 False
:
|
False
|
False
|
False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在对缺失序列或表格的元素进行比较操作的时候, np.nan
的对应位置会返回 False
但是在使用 equals
函数进行两张表或两个序列的相同性检验时,会自动跳过两侧表都是缺失值的位置,直接返回 True
:
|
|
|
|
0 True
1 False
dtype: bool
|
False
|
True
在时间序列的对象中, pandas
利用 pd.NaT
来指代缺失值,它的作用和 np.nan
是一致的(时间序列的对象和构造将在第十章讨论):
|
TimedeltaIndex(['0 days 00:00:30', NaT], dtype='timedelta64[ns]', freq=None)
|
DatetimeIndex(['2020-01-01', 'NaT'], dtype='datetime64[ns]', freq=None)
那么为什么要引入 pd.NaT
来表示时间对象中的缺失呢?仍然以 np.nan
的形式存放会有什么问题?在 pandas
中可以看到 object
类型的对象,而 object
是一种混杂对象类型,如果出现了多个类型的元素同时存储在 Series
中,它的类型就会变成 object
。例如,同时存放整数和字符串的列表:
|
0 1
1 two
dtype: object
NaT
问题的根源来自于 np.nan
的本身是一种浮点类型,而如果浮点和时间类型混合存储,如果不设计新的内置缺失类型来处理,就会变成含糊不清的 object
类型,这显然是不希望看到的
同时,由于 np.nan 的浮点性质,如果在一个整数的 Series 中出现缺失,那么其类型会转变为 float64 ;
|
dtype('float64')
而如果在一个布尔类型的序列中出现缺失,那么其类型就会转为 object 而不是 bool :
|
dtype('O')
因此,在进入 1.0.0
版本后, pandas
尝试设计了一种新的缺失类型 pd.NA
以及三种 Nullable
序列类型来应对这些缺陷,它们分别是 Int, boolean
和 string
。
2. Nullable类型的性质
从字面意义上看 Nullable
就是可空的,言下之意就是序列类型不受缺失值的影响。例如,在上述三个 Nullable
类型中存储缺失值,都会转为 pandas
内置的 pd.NA
:
|
|
|
在 Int
的序列中,返回的结果会尽可能地成为 Nullable
的类型:
|
|
|
对于boolean
类型的序列而言,其和 bool
序列的行为主要有两点区别:
第一点是带有缺失的布尔列表无法进行索引器中的选择,而 boolean
会把缺失值看作 False
:
|
|
|
|
|
第二点是在进行逻辑运算时, bool 类型在缺失处返回的永远是 False ,而 boolean 会根据逻辑运算是否能确定唯一结果来返回相应的值。
那什么叫能否确定唯一结果呢?
举个简单例子:
- True | pd.NA 中无论缺失值为什么值,必然返回 True
- False | pd.NA 中的结果会根据缺失值取值的不同而变化,此时返回 pd.NA
- False & pd.NA 中无论缺失值为什么值,必然返回 False 。
|
|
|
关于 string
类型的具体性质将在下一章文本数据中进行讨论。
一般在实际数据处理时,可以在数据集读入后,先通过 convert_dtypes
转为 Nullable
类型:
|
|
|
3. 缺失数据的计算和分组
当调用函数sum,prod
使用加法和乘法的时候,缺失数据等价于被分别视作0和1,即不改变原来的计算结果
|
|
当使用累计函数的时候,会自动跳过缺失值所处的位置
|
当进行单个标量运算的时候,除了 np.nan ** 0
和 1 ** np.nan
这两种情况为确定的值之外,所有运算结果全为缺失( pd.NA
的行为与此一致 ),并且 np.nan
在比较操作时一定返回 False
,而 pd.NA
返回 pd.NA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对于一些函数而言,缺失可以作为一个类别处理,例如在 groupby, get_dummies
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参数来进行增加缺失类别:
|
|
|
|
Ex1:缺失值与类别的相关性检验
在数据处理中,含有过多缺失值的列往往会被删除,除非缺失情况与标签强相关。下面有一份关于二分类问题的数据集,其中 X_1, X_2 为特征变量, y 为二分类标签
|
|
|
|
事实上,有时缺失值出现或者不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特征,并且在一些场合下可能与标签的正负是相关的。关于缺失出现与否和标签的正负性,在统计学中可以利用卡方检验来断言它们是否存在相关性。
按照特征缺失的正例、特征缺失的负例、特征不缺失的正例、特征不缺失的负例,可以分为四种情况,设它们分别对应的样例数为 n11,n10,n01,n00
。
假若它们是不相关的,那么特征缺失中正例的理论值,就应该接近于特征缺失总数 × 总体正例的比例,即:
$$ E_{11} = n_{11} \approx (n_{11}+n_{10}) \times \frac{n_{11}+n_{01}}{n_{11}+n_{10}+n_{01}+n_{00}} = F_{11}$$
其他的三种情况同理,现将实际值和理论值分别记作$E_{ij},F_{ij}$,那么希望下面的统计量越小越好,即代表实际值接近不相关情况的理论值:
$$S = \sum_{i \in { 0,1} } \sum_{ j \in {0,1}} \frac{(E_{ij} - F_{ij})^2}{F_{ij}} $$
可以证明上面的统计量近似服从自由度为 1 的卡方分布,即$S\overset{\cdot}{\sim} \chi^2(1) $因此,可通过计算 $P(\chi^2(1)>S)$的概率来进行相关性的判别,一般认为当此概率小于 0.05 时缺失情况与标签正负存在相关关系,即不相关条件下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。
上面所说的概率即为统计学上关于 $2\times 2 $列联表检验问题的 p 值, 它可以通过 scipy.stats.chi2.sf(S, 1)
得到。请根据上面的材料,分别对 X_1, X_2 列进行检验。
|
|
交叉表(crossTab)
交叉表是用于统计分组频率的特殊透视表
|
|
|
|
Ex2:用回归模型解决分类问题
KNN
是一种监督式学习模型,既可以解决回归问题,又可以解决分类问题。对于分类变量,利用 KNN
分类模型可以实现其缺失值的插补,思路是度量缺失样本的特征与所有其他样本特征的距离,当给定了模型参数 n_neighbors=n
时,计算离该样本距离最近的 n
个样本点中最多的那个类别,并把这个类别作为该样本的缺失预测类别,具体如下图所示,未知的类别被预测为黄色:
上面有色点的特征数据提供如下:
|
|
已知待预测的样本点为 $X_1=0.8,X_2=−0.2$ ,那么预测类别可以如下写出
|
|
|
|
1.对于回归问题而言,需要得到的是一个具体的数值,因此预测值由最近的 n 个样本对应的平均值获得。请把上面的这个分类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,仅使用 KNeighborsRegressor 来完成上述的 KNeighborsClassifier 功能。
标准答案
|
|
|
|
|
|
2.请根据第1问中的方法,对 audit
数据集中的 Employment
变量进行缺失值插补。
|
|
使用KNN分类法
|
使用KNN分类树
|